秋意渐浓,燥邪当令,人体易出现头痛眩晕、失眠多梦等不适。中医认为,秋季养生需兼顾“平肝潜阳” 与 “润燥养阴”,而天麻与子午流注肝经养护的搭配,正是顺应时节的养生智慧。
天麻自古被誉为“定风草”,性平味甘,归肝经,能平肝息风、通络止痛。秋季气候干燥,易引发肝阳上亢,出现头晕目眩、血压波动等问题。此时食用天麻,可通过滋养肝阴、平息肝风,缓解秋燥带来的身体不适。推荐做法:天麻炖鱼头(搭配 3-5 克天麻,每周 1-2 次),或天麻山药粥(适合脾胃虚弱者),既能发挥药效,又能兼顾秋季润燥的需求。
中医子午流注理论指出,肝经当令时间为凌晨 1-3 点(丑时),此时肝经气血最旺盛,是养肝的关键时段。但此时正值深度睡眠期,养护重点应放在睡前调理,通过按摩肝经穴位,为肝脏 “减负”。
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,位于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间凹陷处。睡前用拇指按揉 5-10 分钟,以酸胀感为宜,可疏肝解郁、平肝降火,缓解秋季常见的烦躁易怒、眼睛干涩等症状。
另一个重要穴位是期门穴,位于胸部乳头直下,第 6 肋间隙。用手掌顺时针轻揉 3-5 分钟,能疏肝健脾,改善秋季消化不良、腹胀等问题,为天麻的吸收创造良好的脾胃环境。
秋季养生讲究“收” 与 “养”,天麻补肝之虚、息风之扰,肝经按摩通经之滞、调气之顺,二者相辅相成。坚持此法,可让身体在干燥多风的秋季保持阴阳平衡,为寒冬储备能量。
编辑:蚩尤苗父企划部